查看原文
其他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目录、摘要

★ 目录 ★

0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徐国亮||马克思家庭观的三维逻辑透视

刘森林||走向合理启蒙:恩格斯与尼采

02

研究专题·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

刘斌||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征

杨洋、唐爱军||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必然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

03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孟文博||郭沫若前期文艺观历史流变考论

宋宁、魏建||郭沫若“人民本位”文艺观再认识——以历史剧《南冠草》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中心

周琦||民族性的“遮蔽”及其背后——论沈雁冰对格雷戈里夫人剧本的译介

栾梅健||青藏高原的行吟诗人——论阿来的文学观

04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吕家乡||试论杜甫名篇“三吏”“三别”及其相关评说

郭超颖||汉唐经学视域下的《仪礼》经义诠释与文本生成——以“宿戒”厘定为例

05

哲学研究

[法]凯瑟琳·马拉布著、朱睿译||瘾与恩:菲利克斯·拉维松的《论习惯》序言

06

历史学研究

朱兴和||俞明震移居杭州之因缘及居杭时期心境考释

07

教育学研究

陈君||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调整策略研究——基于借鉴日本经验的视角


08

语言学研究

骆冬青||纯粹汉字图象批判——汉字可以成为“逻各斯中心”吗?


摘要


马克思家庭观的三维逻辑透视/徐国亮

摘要:马克思家庭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家庭观是在摄取古希腊家庭观有益营养、承继黑格尔家庭观合理内核、延展摩尔根家庭思想主要内容和镜鉴空想社会主义者家庭思想的基础上生成的。马克思家庭观经历了萌芽酝酿期、奠基雏形期、发展过渡期和成熟确立期四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依循着解构——建构的逻辑理路在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家庭观的基础上从家庭本质、家庭发展形式、家庭教育和家庭伦理四个方面系统界说无产阶级家庭观。深入探讨和研究马克思的家庭观,领悟其思想精髓和本真要义,对于推进新时代家庭家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徐国亮,男,山东莱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走向合理启蒙:恩格斯与尼采/刘森林

摘要:自青年时期到成年时期,恩格斯和尼采皆从激进启蒙立场向更合理的启蒙立场调适;回归自然和辩证对待历史传统是其最典型的表现。恩格斯与尼采在批判基督教、肯定永恒轮回、力主回归自然、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前提下给形而上学留出一定合理空间、传统道德遮蔽和掩盖现实等方面,具有诸多类似性。批判基督教及其哲学基础,批判资产阶级及其意识形态,是他们的共同点。但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走向了对新神狄奥尼索斯的推崇,恩格斯却把无神论贯彻到底;尼采以永恒轮回解构近代以来的“进步”观念,恩格斯却把永恒轮回限定在宇宙学意义上,不让其介入现代文明的价值系统;尼采肯定的自然正当是基于大自然或第一自然,恩格斯肯定的自然正当不全基于大自然,更基于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自然或第二自然。“形而上学”对于恩格斯主要是一种思维方式,而对于尼采更是一种存在论和价值体系。两人虽无直接交集,却有很多共同话题,存在一定思想交集,值得我们探究。

作者简介:刘森林,男,山东昌乐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人民性特征/刘斌

摘要:在新时代,愈演愈烈的资源环境问题,不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解放全面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发展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张为了人民,使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促进实现富民、健民、育民、聚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主张依靠人民,汲取人民智慧,发动人民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坚决打赢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彰显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民立场,深刻洞察生态文明建设规律,能够掌握群众,有利于增强人民的理论自信;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快全球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世界绿色发展合作。

作者简介刘斌,男,山东齐河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论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必然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杨洋、唐爱军

摘要:关于新时代“伟大斗争”之“斗争”一词的理解,存在某种程度上的思想疑虑与误区,有必要加以阐明澄清。党中央之所以反复强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有其深刻必然逻辑所在,这是继承党的百年历史革命批判精神、应对民族复兴道路面临的复杂严峻局势、维护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促进年轻干部提高风险意识与斗争能力的客观要求。正确理解新时代“伟大斗争”的理论内涵,要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层面加以运思,进而探究其本质,即在新的历史特点下,用一种攻坚克难、拼搏奋斗的实际行动战胜我国发展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与风险挑战,并与之相应地保持一种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不惧自我革命的勇气担当。在具体实践方略上,既要坚持正确斗争方向和立场原则,也要科学把握斗争规律,善于运用斗争艺术,注重在重大斗争考验中淬炼斗争本领。

作者简介杨洋,男,河南信阳人,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唐爱军,男,江苏东台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郭沫若前期文艺观历史流变考论/孟文博

摘要郭沫若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阐发关于文艺作品“无目的性”与“功利性”问题的辨析,一直到20年代中期,这个问题都以文艺作品的“无目的性”和“社会使命”观念交替转换的形式表现出来。郭沫若当时在这一观念阐发上的不断“自我相违”与“左右摇摆”,并非仅源于其思想观念或者心态的复杂性,而是与其在不同环境中身份的转变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1925年以后,因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和个人思想的明确坚定,郭沫若便彻底“摇”到文学要承担“社会使命”的一端,再也没“摆”回文学的“无目的性”那一端。但在全面抗战历史阶段,郭沫若对文艺的“功利性”又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总的来看,郭沫若前期文艺现折射出他在不同历史境遇中“诗人”与“政治家”身份的“变奏”。

作者简介孟文博,男,山东巨野人,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郭沫若“人民本位”文艺观再认识——以历史剧《南冠草》及相关文献资料为中心/宋宁、魏建

摘要:郭沫若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人民文艺”话语建构者之一,他在1944—1947年间明确倡导“人民本位”文艺观。以往学者主要从他的政论类文章中解读这一思想的提出、变化及价值。实际上,郭沫若的历史剧《南冠草》的创作和两次修改都与“人民本位”文艺观密切相关。郭沫若认识到夏完淳所代表的传统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局限性,重新评价了传统士大夫精神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进而在现实中推动传统士大夫阶层向革命知识分子的转变。郭沫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而建构的“人民本位”文艺观,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特质和艺术价值,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事业和当代文艺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宋宁,女,山东菏泽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菏泽学院副教授;魏建,男,山东青岛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族性的“遮蔽”及其背后——论沈雁冰对格雷戈里夫人剧本的译介/周琦

摘要: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学场域中,作为西方最前沿的“新浪漫主义”文学潮流的爱尔兰戏剧经由沈雁冰、郭沫若等文人的译介逐渐进入国人的视野,并因其所内蕴的反帝反殖语境与民族主义诉求而与中国社会的“救亡”主题产生了一定的共鸣。其中,爱尔兰戏剧家格雷戈里夫人的剧本得到沈雁冰更多的译介。但是,在“五四”时期“反抗与解放”的文学主题语境中,格雷戈里夫人剧本的民族性暗示乃至爱尔兰戏剧运动整体的民族独立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其价值意蕴最终也只能落脚于“讽刺剧”“道德剧”等文体层面。这一方面表明,译介本身或许就是一场从原文到译文的歧义丛生的理论旅行;另一方面也表明,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政治意义总是具有张力地在译介的过程中与社会需求相互映照、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周琦,女,山东济南人,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

青藏高原的行吟诗人——论阿来的文学观/栾梅健

摘要阿来的文学观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对故土历史荣光的景仰与对当下现实的忧虑,使得这位藏族作家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与情感焦虑,并最终成为青藏高原的行吟诗人。这具体表现在他的文学创作观念中,首先便是要求作品能够具有瑰丽的想象与飘逸的诗情,同时认为优秀的小说必然不会满足于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他向往的是口传文学者那种神灵附体式的激情状况,而抒情性、心理描写和植物志则是实现这种状态的主要手段。至于语言,他认为应该是融化与吸收了藏族文化特性的现代汉语句式。由此,阿来创造出他特有的幽深沉静、丰茂华美的艺术世界。

作者简介栾梅健,男,江苏常州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试论杜甫名篇“三吏”“三别”及其相关评说/吕家乡

摘要:杜甫名篇“三吏”“三别”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深刻揭露了蛮横无理的兵役给广大群众造成的深重灾难,以及对群众抗击叛军积极性的挫伤。有的论者或肯定它们赞扬了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平叛的奉献精神,或责备它们掩盖了人民群众和唐王朝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属误读。“三吏”“三别”不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实录,而是诗人在切身感受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是“内容的诗化”和“表达的诗化”的结晶,因而不仅真切感人,而且富有诗的魅力。有的论者认为它们是缺乏形象思维的纪实性散文化作品,也属误读。

作者简介吕家乡,男,江苏沛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汉唐经学视域下的《仪礼》经义诠释与文本生成——以“宿戒”厘定为例/郭超颖

摘要汉末以来,《仪礼》诠释与建构进入全新模式,礼学开始跳脱《春秋》学统摄,寻求自我体系建设的突破,最终实现了内容与功能的分化:一方面是仪典构建原则重新厘定,另一方面是治世经义理据重新建构。这种诠释手法建立在仪节诠释的基础上,包含了文、事、义的重新整合,意在建构一套全新的社会性仪礼规范。郑玄对《仪礼》所记延请仪节的界定,是其校订经文、厘定礼义的典型案例,郑玄此举为社会生活建构起了通贯今古的实践法则。这种对规范法则的精细化处理在汉唐经学转型中具有代表意义。郑玄《仪礼注》所做的这些工作,是汉末经学开始走向社会仪制整体建设的重要体现,此尤应引起注意。

作者简介郭超颖,女,山东无棣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瘾与恩:菲利克斯·拉维松的《论习惯》序言/[法]凯瑟琳·马拉布著、朱睿译

摘要:《论习惯》是由法国哲学家拉维松所写的一篇专门讨论习惯的文章。拉维松认为,习惯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方式。通过论证习惯奠基于同一种原则、同一种力量,拉维松统一了习惯的机械论意义与活力论意义,表达了一种唯灵主义的存在论思想。因而,《论习惯》在传统主体哲学与存在神学论的谱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或许可以对《论习惯》进行一番解构式的阅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另一角度重新审视上述观点,而且也将进一步揭示出习惯的双重意义:习惯既是上瘾也是恩典。这一分析最终所通向的是一种以习惯为支点的疾病理论。

作者简介凯瑟琳·马拉布,女,法国人,英国金斯顿大学金斯顿艺术学院教授,现代欧洲哲学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欧洲研究生院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比较文学系教授;朱睿,男,山东济南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俞明震移居杭州之因缘及居杭时期心境考释/朱兴和

摘要:1915年,鲁迅登门拜见之后不久,俞明震即辞官南下,移居且终老于杭州。俞明震之所以选择移居杭州,是因为此前他至少六次到访杭州,杭州给他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而且,西湖边上有一位非常理想的结邻对象。俞明震在西湖边构筑了一个富于古典诗意的乌托邦,在此度过生命的最后两年时光。居杭期间,他的生命达到了澹定澄明的境界。俞明震及其友人对杭州的迷恋堪称“恋地情结”,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政治、文化和生命意识,而鲁迅对杭州的态度则显现出了明显的反差。

作者简介朱兴和,男,湖北麻城人,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博士。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调整策略研究——基于借鉴日本经验的视角/陈君

摘要: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对其进行有效调整,是保障并提高我国师资培养质量的关键。日本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在结构上包括“办学资质认可”“办学水平评估”和“社会认可度评价”三大环节,在运转过程中呈现出“设计的‘柔性化’”“主体的‘层级化’”“标准的‘专业化’”“对象的‘全面化’”“措施的‘制度化’”等特点。日本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在高水平师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鉴日本相关经验,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调整应该:制定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标准、优化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结构、营造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文化、确立职前教师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规范。

作者简介陈君,男,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

纯粹汉字图象批判——汉字可以成为“逻各斯中心”吗?/骆冬青

摘要:汉字图象是一种具有超验性的纯粹图象。图象先于意识,这是汉字图象的超验性;汉字图象的“纯粹”在于形成“图象”的“文”,是“依类象形”的感性直观、是“物象之本”的抽象。汉字图象是“前语言”的“语象”,所以具有超语言性。汉字不仅在汉语中具有超越方言的图象性,更在汉字文化圈的不同语言中使用,比如在日语中使用了大量的汉字。这种汉字图象的超语言性,使得汉字图象可以成为一种普遍文字。汉字图象既可为逻辑图象,又可为美学图象,在语言游戏和文字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因而,汉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逻各斯中心地位。但是,由于汉字的超语言性,又具有解构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作用。

作者简介:骆冬青,男,江苏沭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排版:王   琪、江   溶

初审:王盛辉

复审:张登德

终审:李宗刚

学报公众号

学报网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电话|0531-86180064

地址|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官网 | www.jstu.sdnu.edu.cn

邮箱 | shanshixuebao@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